对比日韩优势明显
在国产船坞登陆舰服役之前,日本“大隅”级、韩国“独岛”级船坞登陆舰均已投入现役。尽管同为船坞登陆舰,日本和韩国的舰型却更为“现代化”,拥有直通飞行甲板和升降机,在外观上酷似轻型航母,因此这两型舰常常被称为“准航母”。
不过,“大隅”级仅1.4万吨排水量,不可能同时搭载大量舰载机和气垫艇,直通甲板实际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由于采用直通甲板,“大隅”级反而没有空间安装机库,真正的舰载机搭载能力成为零,比机艇兼顾的071级和美国“圣安东尼奥”级要低了一个层次。
值得一提的还有韩国“独岛”级两栖攻击舰。该舰同时兼顾直通甲板、机库和LCAC气垫艇,但由于吨位太小(排水量1.8万吨),直升机库、车辆库只能挤在一起,LCAC、坦克、舰载机搭载能力无法兼顾,直升机装多了,坦克就不能装了。但作为小国,韩国海军这种“一舰多用”设计也有合理性,每一种作战武器都能搭载一些,而且都不需要太多,一方面提高了通用能力,一方面降低了使用成本。
国产船坞登陆舰作为我国远洋两栖作战舰艇的首次尝试,在技术上采取保守的设计是情有可原的,同时作为船坞登陆舰,它的主要功能模块(坞舱和直升机起降系统)均已齐备,具备了最基本的作战能力,因此设计上是较为成功的。作为中国海军两栖作战的一环,船坞登陆舰主要突出气垫艇搭载能力,舰载机只是辅助装备,而且2-3架舰载机和大型飞行甲板已很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