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图说国防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伴着祖国的繁荣正步走

    11时30分,好不容易盼到“讲评、收操”的口令,向队列望去,一片热气腾腾,战友们帽檐上已经结出一串串晶莹的冰溜子。

    此时的训练场上,飘着零星小雪,温度-5℃。

    面对记者惊讶的表情,下士程宇不以为然地说:“这不算啥。要是在夏天,地表温度达到60℃,不出5分钟,保准汗水从袖口、衣角、裤腿滴下。”

    仪仗大队政委陈卫明曾做过统计,每一名仪仗队员服役期间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每个人每年最少要穿破7双马靴。

    27日晚饭后,记者走进班里,看到大家正忙着熨烫礼服,整理缀钉绶带,准备第二天迎接巴育上将来访的仪仗任务。

    班长李殿卿正用电推剪帮战友理发。在仪仗队,每个战士都是理发师,每次任务前,大家互相帮着理发。

    记者帮助战士熨烫礼服时,发现每件礼服的里层都有一串名字,记录着这件礼服曾经的主人。“穿着老兵穿过的礼服,如同接过战友手中的钢枪,有一份温暖、一份荣耀、一份责任。”执行队长李强掀开自己的礼服,指着上面写着的前几任执行队长的名字告诉记者。

    今天下午,随着李强的指挥刀完美一挥,199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的仪仗大队,从1952年成立至今,已经成功完成3313次仪仗司礼任务,没有一次失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的仪仗任务仅三五次,七八十年代每年五六十次,现在每年仪仗任务多达140次左右,有时一天的任务就超过了过去一年。” 一直在现场注视着仪仗兵一举一动的是大队长刘士胥。他已在仪仗队工作了32个年头,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仪仗司礼任务的变迁:“国家改革开放形势好,国门就会贵宾不断,仪仗大队任务数量所呈现的‘加速度’变化,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成立之初,仪仗队员参加生产劳动,军装上都打着补丁,直到执行任务当天,才换上一套崭新的军装。如今,三军仪仗队住在舒适的集体公寓。礼服也几经改进,仪仗队员穿在身上,越来越显得英俊挺拔。”刘士胥感慨地说。

    礼宾服在变,年轻的面孔在变,但刀劈斧凿出的刚毅与尊严不变。返回营区,记者看到,训练场上一名叫温秀康的新兵正在踢正步。一步,一步,他将伴着祖国从辉煌走向辉煌……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田小静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