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双拥双建>

“双拥之花”在罗湖老城区绚丽绽放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9-09-16 10:13 星期一

驻区部队“好六连”与敬老院共建,官兵和老人们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罗湖区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颁发光荣牌。

罗湖区驻区部队组织学生参观部队军营。

■“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者蒋云忐:


2019年是深圳建市、罗湖建区40周年。40年来,在罗湖军民之间,暖心的关爱、鱼水的情谊,如同悠扬的乐章代代相传。


当节假日100万游客涌入东门时,罗湖的战士们日夜巡逻,确保安全;在每年春运最繁忙的时刻,总能见到官兵们热心协助;在台风肆虐的时候,又能看到一身绿色戎装的“最可爱的人”忙碌的身影……面对任务,他们是铁骨铮铮的军人;卸下武装,他们亦能与人民鱼水共情。


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罗湖以双拥工作为支撑续写“红色基调”,营造双拥宣传浓厚氛围,打造出多个品牌活动。驻区部队官兵把罗湖当家乡、把服务罗湖发展为己任,全力维护驻区稳定。军政军民同心共进,让“双拥之花”在罗湖城区绚丽绽放。


挖掘“红色题材”传承“红色基因”

青少年国防教育夏令营18年常青

2018年7月,第三届“红色基因代代传-青少年领袖计划夏令营”活动如期举行。40多名罗湖学子横跨粤闽赣三省,走进革命摇篮——中央苏区,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瑞金苏维埃大礼堂、沙洲坝、叶坪、大柏地战斗遗址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沿着红军的足迹开展红色教育,树立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革命精神。


“青少年领袖计划夏令营”是罗湖区青少年国防教育夏令营系列活动的一个代表。罗湖区青少年国防教育夏令营由罗湖团区委、区双拥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18年。据悉,罗湖有着优良的拥军光荣传统,通过挖掘和整合“红色题材”,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品牌。“红色基因代代传”青少年领袖计划夏令营正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罗湖区武装部、区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开展系列全民国防教育,打造系列国防教育活动,组织辖区机关工作人员集中军训,组织街道工作人员进军营过“军事日”。区委宣传部、区武装部、区教育局加强《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法规宣传教育,将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开展青少年八一国防教育活动。罗湖区还成立了少年军校维和团,孵化了罗湖中学、大望学校等十多所学校“维和少年营”军事社团。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2017年11月,“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好六连”官兵与驻地南方科技大学学生研习社的师生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十九大精神研讨会”,连队官兵与高校师生交流红色书籍读书感悟、分享心得,引导广大官兵与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据了解,这支部队组建于1946年,被誉为“红色维护连”,曾3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被中央军委授予“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好六连”称号。除了与南方科技大学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好六连”等驻区部队还为深圳的学校培训国旗班,并与深圳大学创客园师生开展党建DIY活动,有力打造军地互动教育新模式。


传承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

“1+4”阵地实现双拥宣传“全覆盖”

今年4月1日,罗湖区启动为辖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仪式上,6位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代表获得“光荣之家”牌匾。罗湖区副区长庄睿宁在致辞中指出,为广大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凝聚军心民心的重要举措。


敬一个标准的军礼,戴一朵鲜艳的大红花。2018年9月,在罗湖区东晓街道组织召开的2018年度夏秋新兵欢送会上,12位年过花甲的退役老兵,亲手为12位即将入伍的新兵戴上了象征荣耀的大红花。“40年前,我也曾像他们一样戴过大红花。直到现在,每次我穿上珍藏的军装还会觉得无比自豪。”1978年入伍的退伍军人陈素光表示,这种方式具有传承意义,可以激励新兵们继承和发扬退役老兵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提升退役老兵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小小的一块牌匾和一朵朵大红花,都是罗湖区尊崇军人和尊重军人家庭的具体体现。罗湖历来注重传承和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2018年,通过全市首推服务新机制、构建社会化拥军新体系、打造“互联网+”管理新模式等举措,整合“区领导大走访”、“大爱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社会组织等资源,积极开展拥军活动,为广大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事,成效显著。


据悉,罗湖打造了“1+4”宣传阵地,即以“罗湖双拥在线”网站为主,以微信公众号、简报、宣传栏、LED屏为辅建设双拥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优抚政策、先进典型等内容,推动罗湖双拥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做到双拥宣传“全覆盖”。


携手共建培养深厚感情

“六进社区”开创广东“爱民固边”先河

“我们刚进入深圳的时候,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国防光缆。”“好六连”指导员刘爱林介绍说,在改革开放前夕,“好六连”带着当时先进的通讯技术驻扎到罗湖,支持深圳的基础通讯建设。


“从70年代开始,我们连队就与敬老院共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温玉娣的老人。只要看到穿军装的人,老奶奶就会笑得合不拢嘴。”刘爱林说,通过多年共建,“好六连”已经和共建单位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多年来,驻区部队积极响应罗湖区委区政府号召和群众需求,不断支持罗湖发展,帮助提升辖区百姓的幸福感。2012年,广东边防总队驻深部队与罗湖区“爱民固边六进社区”军民双拥共建活动启动,一举开创了广东“爱民固边”工作先河。

驻区部队还选派优秀边防警官,进入罗湖区83个基层社区工作站兼任社区干部,配合社区开展治安、法律、政策宣讲等工作。罗湖选定辖区外来人口占社区总人口80%以上的社区作为创建对象,由各社区和基层连队牵头开展“爱民固边模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居住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社区的关爱和帮助。


罗湖组织边防官兵与社区空巢、孤寡老人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每周抽半天时间打扫卫生,与他们聊天,照顾起居,并为其建立起“爱心档案”。广东边防总队驻深部队采取街道、边防、社区“三级”联合走访帮扶办法,共同对社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同时充分发挥联动机制,与区政法部门信息共享,与辖区派出所形成联动机制,对罗湖区内复杂地段定期开展军警巡逻。此外,驻深边防部队每个支队级单位培树1到2个品牌中队或共建典型,以点带面,推动罗湖双拥共建工作全面发展。


助力“平安罗湖”守护百姓安全

谱写新时代军民同心动人篇章

2017年7月,正值炎炎夏日,原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一群身着绿军装的白衣天使们冒着酷暑来到深圳地铁10号线1011标工地,举行“义诊服务到建设一线,送医送药送急救知识”主题党日活动,为40多名来深圳建设的工人进行慰问和义诊。


“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医院体检,边防医院专家走进工地上门看病,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工友们在接受医院医生体检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原武警边防部队总医院依托军队医疗资源,为市民群众开展医疗服务,被誉为“百姓健康的忠诚卫士”。自2016年来,该院共派出100余次医疗分队,开展“四进四送”活动,即“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厂、进企业”和“送医药、送健康、送温暖、送和谐”,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特殊儿童提供免费医疗服务。2016年至今,该院关爱弱势群体30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用达800余万元,进社区免费体检1.2万人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送健康”活动,惠及社区居民近7万人次。


2018年,17级超强台风山竹横扫深圳,驻区官兵们把罗湖当成自己的家园,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驻区部队、区武装部派出7500余人次参与抗击山竹救助行动。一个个风雨中的“逆行人”,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军民同心之歌。


据了解,驻区部队积极参与罗湖区平安共建,配合开展重大勤务,4年来,共出动兵力2万余人次、车辆1万余次。在春运、迎春花市、抗击台风等等重要现场,都留下他们风雨无阻、坚毅温暖的背影。(何朝阳张宁文/图)


“永不褪色的戎装”之老兵故事

从部队“汽车工”到“南粤兵王”

今年1月,在“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评选中,罗湖区驻区部队——武警广东省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十七中队一级警士长蒋云忐获得武警部队一等奖。他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急难险重任务,被联合国、公安部授予“和平荣誉勋章”和“维和荣誉勋章”,被周围的人亲切地叫作“南粤兵王”。


自学成才的“汽车兵”

一丝不苟的“辅导员”

蒋云忐于1992年入伍。刚入伍不久,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车辆出现故障,他暗下决心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兵”。凭着这股韧劲和毅力,蒋云忐很快获得了汽车修理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凭借过硬的技术,每年为支队节约维修费100余万元。


1997年蒋云忐担任驾驶员教练班长,恰逢香港回归祖国,边防勤务十分繁重。他每天在驾驶室一坐就是7、8个小时,对新训学员严格要求。最终,新训学员在蒋云忐的教导下,出色完成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各项安保任务。


抗震救灾路上的“领路人”

维和营地中的“汽车神医”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蒋云忐就是一面不倒的旗帜。2008年,蒋云忐参与执行汶川抗震救灾物资运输任务。一处被当地人称为“鬼见愁”的路段阻碍了车队的前行。危急时刻,他第一个站了出来,凭借出色的驾驶技术和过人的胆识,带领车队安全通过了该路段,把救灾物资顺利送到群众手中。


2010年1月,蒋云忐驾车到有“红色高危区”之称的海地太阳城参加联合巡逻时,斯里兰卡维和部队一辆车发生故障,车队长时间停靠在路边,极易遭到当地犯罪分子伏击。蒋云忐主动请缨,用了不到5分钟,帮助斯里兰卡维和警察排除了故障。据介绍,在两次执行海地维和任务期间,蒋云忐为各国防暴队维修车辆达500多辆次,被称为“汽车神医”。


自主创业将粤东北农产品带出大山

从家乡广东河源紫金县到参军地广西桂林再回到家乡,这一趟路程钟宇洋走了12年。这12年中,他经历了群众、军人、退役军人、创业者多重身份的转变,而贯穿始终的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信念和对农业事业的热爱。2017年,罗湖户籍退役军人钟宇洋被广东省评为“退役军人创业之星”。


不忘“农业梦”放弃转业安置

回乡创业为家乡父老做贡献

1998年,年仅17岁的钟宇洋从家乡入伍,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班长,担任过基层司务长。这让他得以发挥所长。为改善战士生活条件,钟宇洋积极带头发动发展农副业生产,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带领连队战士搞种养殖,有效改善了基层官兵的生活。


2011年,钟宇洋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注册了紫金县宇洋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他深知家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口气租下了农民荒弃20多年的100多亩田地作为创业基地。基地建好刚打算投产,一场泥石流突如其来。钟宇洋不忘军人坚毅的品质,花了8个月,让创业基地恢复了生产。目前,钟宇洋在紫金县的创业基地年收入几十万,给家乡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参与创建8000万人的“菜篮子”

打造粤东最大农产品物流中心

紫金县的创业基地投产后,钟宇洋多次来到深圳跑市场寻找销售渠道,机缘巧合入职深圳市绿然农业集团旗下分公司。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升为绿然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钟宇洋提出,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对接,打通农民与销售商之间的联系。这一想法形成了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的雏形。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是深圳对口河源帮扶指挥部引进落户河源灯塔盆地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由深圳市绿然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物流园成立后,将保障200公里区域内8000万人口的“菜篮子”供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优质农产品的采购和集散中心,同时可为10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


■“退役军人创业之星”钟宇洋

编辑:鹿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