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最新活动>

军运会,武汉已经准备好了!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9-07-22 10:43 星期一


中国健儿全力备战军运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徐松


今年10月,来自四大洲的国际军体成员国军人运动员将来到中国武汉,参加为期10天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赛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运动会所需的35处场馆设施已准备就绪,为检验各方面组织工作举行的38场测试赛已完成20场,当然,武汉市民包括将为运动会提供服务的20多万名城市志愿者,也在以东道主的热忱,盼望运动会开幕。


武汉军运会创造“三个第一”

总部在布鲁塞尔的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自1995年开始主办这个每4年一次的运动会。2015年5月,中国作为国际军体成员国获得这届运动会承办权,湖北省会武汉确定为举行城市,本届运动会因此又称武汉军运会。


与前六届运动会相比,武汉军运会在组织方面已创造了得到国际军体认可的“三个第一”:第一次所有比赛全部安排在主办城市武汉进行,第一次集中新建运动员村,本届军运会新增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男子体操,竞赛项目设置数量历届第一。组织方介绍,根据目前报名情况,将有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军人运动员分别参加27个比赛项目(其中2个表演项目),整个运动会期间的比赛小项将有300多个,包括军事五项、海军五项、空军五项、跳伞等军事特色项目,以及足球、马术、游泳、篮球等奥运项目。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纪念日,当天,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圣火将在南昌市采集,随后由火炬手们在全国部分地区、部队站点传递,最后于10月18日抵达主会场。据悉火炬传递会有部分外国人参加。


大江大湖之城与绿色理念

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将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


用于本届运动会的35处场馆设施,13个是新建的,其余的多是旧建筑翻新以及少数临时设施。约40%的场馆在大学校园内,武汉是全国高校最多的省会城市。运动会结束后场馆都将用于体育赛事、市民健身、学校体育或国防教育。


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越全城,166个大小湖泊珠罗全境,因而成为著名的“大江大湖之城”。该市近年也因“山水园林城”“海绵城市”和众多湿地公园的建设,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名声远播海外。


武汉军运会35处场馆设施,按四大板块分布在市内的长江两岸。这样安排也是实践办赛理念的体现。


丰富的水资源及其绿化环境,为这届军运会全部项目在一个城市内举行奠定了基础。例如该市的东湖风景区,经过多年精心管理,联合国人居署誉为“真正实现了平等共享的公共空间”。景区内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水域面积比著名的杭州西湖大五六倍,已连续三年举办国际泳联标准的“水上马拉松”,军运会帆船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将在湖中举行。东湖景区全长近百公里的步行绿道,还将举行马拉松和自行车比赛。


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

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取名“兵兵”,汉语中是军人昵称,其原型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设计者以它在长江逆流迁徙、生存的习性,象征军人的坚韧气质,也体现绿色理念。这届的会徽由五角星、和平鸽与彩带构成一个“7”字,也形似主办地武汉的长江与汉江交汇的地貌。两个标志契合国际军体“体育传友谊”的宗旨。


中国提出的本届军运会目标是:向世界奉献一届世界水平、中国气派、精彩圆满的国际体育盛会。去年8月向140个国际军体成员国发出邀请后,组织方得到了积极回应。


本届武汉军运会上,“中国军团”将参加本届运动会除高尔夫以外的所有大项角逐,目前各运动队正在进行紧张的备战训练。


参加过多届世界军运会的八一跳伞队副队长冯杰说,军运会赛场上,各国军人为胜者荣誉、军人血性全力以赴;下了赛场则是相互交换纪念品、交流训练方法,共同体会“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和平更是人类的共同期盼”。



编辑:张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