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称,美国海军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哥伦比亚”级项目遇阻,由分包商BWXT公司生产的12具导弹发射管出现了虚焊问题,现正在接受审查。作为美军下一代核潜艇,这款“大杀器”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美国海军“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被称为“最安静”型核潜艇,它在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方面都有不少创新,未来它的服役,必将引发海战场作战方式的改变。
研发背景
海基战略威慑力量是美国“核三位一体”体系中的重要一支。美国目前拥有的3种潜艇中,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和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属多任务舰艇,可在平时和战时执行各种任务,但不携带核武器。
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则专门负责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其设计理念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隐蔽性,确保在海上巡逻时不被发现。这种存活能力可让美国在另外两支战略威慑力量遭受打击后得以恢复。因此,美国国防部决定,把70%的核弹头都部署在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上。
“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目前为美国提供海基战略威慑力量的是14艘“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其中首艇“俄亥俄”号于1981年入役,“亨利·杰克逊”号(SSBN 730)于1984年入役,该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达到42年服役寿命期后计划每年退役一艘。届时,鉴于反应堆老化等原因将无法延寿。
美国国防部根据“俄亥俄”级潜艇预计退役时间及研发和替换周期,于2007年开始研究下一代海基战略威慑力量, 2008年年初制定出新型海基战略威慑力量初始能力文件,当年6月20日获国防部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批准。2008年7月左右,美国海军设立了“俄亥俄”替代项目办公室。
技术优势
“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将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潜艇,计划共建造12艘。新艇长171米,宽13米,潜航排水量20810吨,编制155人。每艘潜艇装备16个导弹发射管,每个发射管可携带一枚“三叉戟II”D5导弹。
对比“俄亥俄”级,“哥伦比亚”级最大的优势在于即将采用性能更强大的新一代核反应堆。该反应堆可使新艇在整个42年的寿命周期内无需进行中期换料。
或将成为世界上新一代“最安静”核潜艇翘楚的“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与“俄亥俄”级潜艇的最大区别在于,革命性地引入了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俗称“全电推进”。
“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采用“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泵喷推进系统,替代“俄亥俄”级的螺旋桨推进系统,大幅提高了降噪能力,甚至比海洋噪声还小。此外,在“弗吉尼亚”级潜艇上通过测试的隔音消声材料覆层,可进一步提高降噪静音能力。
此外,“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未采用其他潜艇使用的传统型“十”字尾舵,首次采用“X”型尾舵,使尾部更加流畅,可减小阻力和噪声,大大提升潜艇的生存能力。
“哥伦比亚”级潜艇项目的主要技术工作包括:艇体和支持系统、战略武器系统,以及基于核反应堆的推进装置,均由不同的项目办公室负责管理。
单从技术和设计角度来看,有不少现有的先进技术可供“哥伦比亚”级潜艇利用。事实上,该项目的确引入了包括“俄亥俄”级潜艇在内的多种现有系统和技术。这样一来,可加强这些系统在潜艇部队中的通用性,同时减小“哥伦比亚”级潜艇的开发必要性,有利于技术风险控制。举例来说,项目目前使用了超过1.9万件“弗吉尼亚”级潜艇标准部件,包括配件、阀门和开关等,艇上还将使用在多个项目办公室之间通用的“潜艇战联合战术系统”这一美国海军整合了40多个独立的电子系统后的产物。
虽然“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搭载的其他武器系统尚未明确,但很可能包括可执行反潜、反舰、侦察、监视、反水雷等任务的无人水下航行器,以及可实现全球快速打击敌方关键目标的高超音速武器。
自2008年起,美、英就开始共同开发一种通用系统来放置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管。当前,世界上包括“俄亥俄”级核潜艇在内的各型现役战略核潜艇均采用相互独立的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而“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则采用4个通用发射模块,其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长度为14米,比“俄亥俄”级更长,既可携带“三叉戟II”导弹,又能兼容命中率更高的“三叉戟II”D5LE导弹。除导弹发射管,通用导弹舱还可提供多个系统支持导弹和发射装置。通用导弹舱的开发工作由美国海军“战略系统计划”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