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市连续第六次举办军民运动会。
军民联欢会上部队官兵表演威风锣鼓。
驻港部队某旅向市民政局赠送感谢牌匾。(资料图片)
深圳是革命老区,庚子首义在这里打响了推翻封建帝制第一枪,这里也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战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在这里代代相传。
军队是长城,人民是靠山。深圳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积极做好拥军优抚安置等各项工作,努力为广大官兵解除后顾之忧,争当军民融合发展排头兵。
在新时代,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深圳双拥工作谱写出新的篇章。
1
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多种多样
近年,深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深各部队坚持把国防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基础性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建立起多层次国防教育宣教平台,成功打造了《军情直播间》、《一周军情观察》、《国防特报》、《深圳双拥》杂志、“深圳双拥网”、“深圳国防教育网”、国防论坛、双拥微信公众号等深受市民喜爱的系列国防双拥宣教平台。
深圳市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和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讲座、论坛、报告会、军事日、读书演讲、国防教育日等形式,推动国防双拥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
深圳市力求寻找特色鲜明的专题活动,以开展烈士公祭、纪念建军90周年、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等重要活动为契机,先后举办“军歌嘹亮”音乐会、“中国梦 强军梦”文艺晚会、南粤古驿道红色之旅、“市民文化大讲堂”建军90周年专题报告会、清明向烈士纪念碑献花缅怀先烈等等,营造了浓厚的国防双拥宣传氛围。
2
不断加大拥军支持力度
深圳市站在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高度,围绕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充分整合运用各方资源,千方百计为部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017年,全市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和战备训练、后勤保障、生活补贴等经费10余亿元,其中支持部队重点建设项目9个,并在规划审批、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军事需求。组建市级战略投送支援车队,推动战备汽车、码头、高速路、加油站等设施设备建设,制定完善平战转换预案,组织交通战备培训,不断提升保障军队战略运输能力。
深圳依托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卫生等多形式拥军活动,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市区双拥部门积极开展实事拥军活动,收集梳理驻深部队实事需求100余项,资助办实事经费达2500余万元,南山区出台《拥军微实事项目议事规则》、盐田区出台《为部队办实事项目管理办法》,促进实事拥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支持“深圳舰”改装升级及文化设施布设工作,资助文化设施建设经费150余万元。组织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拥军工作,通过科技计划立项形式,促进军地产学研合作,累计资助各类科技拥军项目17个,投入资金达4600多万元。
3
全面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
深圳始终把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作为维护军人军属权益,促进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政治任务,全面完善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不断提升广大官兵和优抚安置对象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圳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深圳市复退军人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完善兵役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或文件。积极落实市复退军人服务中心办公场地1500多平方米,推动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复退军人服务体系。
深圳同时发动和依托社会力量,为本市户籍复退军人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抚慰、人文关怀、法律法规宣讲等服务。根据民政部《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信息联网升级改造工作的要求及部署,圆满完成我市优抚对象信息数据联网及审定工作,通过率达100%,完成优抚对象数据入户核查工作,核查率100%。
贯彻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深圳全年发放抚恤金5000多万元,医疗参保补贴150多万元。发放部分优抚对象灵活就业补贴2800多人次,补贴经费990多万元。对落实政策后生活仍存在困难的优抚对象实施临时救助,累计救助3000多人次。
为推进就业安置,深圳安排军转工作经费2.2亿元,对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实施“阳光安置”,全年接收安置军转干部532名。认真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接收退役士兵895名,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1亿元,落实培训经费670万元,为350名退役士兵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持续开展驻深部队官兵职业技能培训、复退军人就业创业扶持、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一系列活动,全年举办电工、烹饪、汽车维修、无人机操控、图形图像处理等实用性技能培训10余项,培训官兵1600余人次;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13场次,组织600余家大中型企业提供岗位5000多个,3000余名驻深部队退役士兵参加招聘,1000余人签订就业意向,活动受到部队的欢迎和好评。
4
驻深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
军民鱼水一家亲。驻深在圆满完成各项战备、训练和执勤任务的同时,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开展助民惠民活动,自觉融入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一年来,驻深部队累计出动官兵18万多人次,车辆(机械)3万多台次,支持地方重大建设项目40多个。其中武警深圳支队累计完成重要目标警卫守卫、押解押运、武装巡逻、春运执勤等勤务任务6400余批次,做到万无一失。
市公安边防支队深入开展“固边”系列、“飓风2017”、“南粤边雷”、“破冰2017”等专项行动,查获走私偷渡案件45起,抓获偷渡人员160名,涉案金额达1.12亿元。
武警某部出动兵力12万人次参加海关执勤,查获走私违规案件1.3万起,涉案金额逾50.95亿元。
驻深海警部队查处海上违法违规走私案件达80余宗。
空军驻深军代室等军代单位积极协调对接地方职能部门,推动军工优惠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为民企参军、民技转军创造有利条件等等。
驻深部队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一年来,驻深部队累计参与抢险救援、维稳处突、重大活动安保等急难险重任务100余场次,疏散被困群众近3100余人,挽回地方经济损失1.8亿元。圆满完成了抗击“5·15”大暴雨、台风“苗柏”、“天鸽”、“帕卡”等重大任务,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驻深部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为民便民活动5600余场次,建立扶贫帮困联系点43个,资助困难户449户、贫困学生82人,无偿献血2100余人次,组织环境清理活动400余次。深圳警备区及所属各区人武部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战,投入80多万元,帮扶5个贫困村、2个扶贫点和2所“八一”希望小学,“一对一”帮扶9名贫困学生。
5
搭建军地互动平台 推进军民融合
深圳军地各级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站在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高度,积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努力搭建军地互动平台,积极申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筹建深圳市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推进“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建设,入园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设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50亿元,每年安排军民融合专项资金近3亿元,组织实施未来产业9类扶持计划,开展重大军工项目“贴身服务”。
深圳积极动员民营企业“参军”服务,积极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深圳模式。遴选16家企业参展国家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设立军民融合专区展,多省、市30余家军工企业携产品参展。
为打造深圳双拥活动载体,深圳在2017年共开展各类共建活动300余场次,持续开展“军地双拥百对行”,同年5月,举办2017深圳第五届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全年市区组织开展军地青年联谊活动10场次,为来自驻深部队和我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男女青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7月至8月,举办深圳市第五届暨纪念建军90周年军民运动会,1000余名军地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深圳充分发挥我市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拥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动员和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拥军活动,培育和挖掘社会拥军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壮大拥军队伍。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深圳市浪陀拥军基金会、深圳市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等市级拥军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特困帮扶、实事拥军、军地联谊、扶持就业创业等拥军活动,受到广大官兵和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深圳各级各类拥军企业、社会组织吸纳社会拥军资金达2500多万元,向部队赠送慰问金近500余万元,为官兵解决实际困难50余项。7月初,举办深圳民政领域先模人物事迹报告会,推选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市浪陀拥军基金会会长关炜楠作典型发言,吸引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双拥工作。
6
深入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深圳市双拥办副主任、民政局副巡视员张启荣表示,深圳2018年双拥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新时代强军目标,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我市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全面推进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政治保证。
为此,深圳要持续把国防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和学校教育体系,并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组织机构,进一步整合军地教育资源,充实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广泛开展国防双拥主题宣教纪念活动和走访慰问、座谈联谊等拥军优属活动,深入开展军训、军事日、军营开放日等国防教育活动和双拥主题读书演讲、书画展览及文艺创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结合区域特点,抓好双拥街、双拥公园、双拥宣传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富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讴歌鱼水情的双拥文艺精品力作。
深圳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紧跟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创新拥军优属工作的方式方法,协助做好体制编制调整、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完善和人员分流安置。围绕改革强军需要和退役士兵就业需求,将继续为我市退役士兵和驻深部队广大官兵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深入开展助力退役士兵安置、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双助力”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兵役政策、军人子女入托入学优待办法、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等系列拥军优抚安置配套政策制度,适度提高驻深部队官兵伙食补贴标准。探索研究新时代推动双拥工作改革创新的方法手段,充分发挥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等拥军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壮大社会化拥军队伍。
张启荣表示,要把双拥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功夫下在平时,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围绕双拥创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解决事关部队改革建设和军民切身利益的重难点问题,推动我市双拥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