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国防要闻>

你守着你的理想,我守着你的归处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7-12-15 09:12 星期五

    “能为婆婆尽孝,我很开心”

    2008年5月,汶川发生大地震,蒋云忐作为广东边防总队抽调的运输骨干力量之一,紧急受命运送抗震救灾物资。但在这期间,蒋云忐的母亲眼睛出现了问题,生活不能自理。医生告诉蒋郴梅要抓紧时间尽快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失明!蒋郴梅不愿影响救灾,没有将实情告诉蒋云忐。

    而此时蒋云忐正在汶川一处称为“鬼见愁”的路段艰险行进,这段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最窄处仅容纳一台车缓慢行驶,加之余震不断,稍有不慎就可能连车带人翻下悬崖。

    蒋郴梅白天要上班,回到家后还要照顾婆婆和孩子,她每天要给老人洗衣喂饭、洗脸梳头、喂水喂药,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婆婆的状态越来越好,每当邻居夸赞她时,蒋郴梅总是说她很喜欢给婆婆洗脚、剪脚趾甲等事情,因为能为老人尽孝是开心的事情。

    “儿媳妇比闺女还亲!”谈起儿媳的好,蒋云忐的母亲总是喜笑颜开。

    有蒋郴梅这样的“贤内助”,蒋云忐安心在灾区工作,随部队先后营救出128名遇难群众,运送活动样板房14000余套,行程34000余公里。

    “听到他的声音,我感觉很幸福”

    2010年1月12日,海地突发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此时蒋云忐正在当地执行第二次维和任务。“海地地震发生后,女儿一直没跟爸爸通上电话,她说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却感觉似乎有十几年没听到爸爸的声音。”蒋郴梅回忆道。

    知道海地地震的消息,蒋郴梅就开始拼命在网上搜索。点开的搜索引擎对话框里,她只输入两个短语,一个是“海地地震”,一个是“中国维和部队”这两个短语,她每隔两分钟刷新一次。

    “我当时就想,哪怕缺条胳膊少条腿,只要他能回来,我就满足了。第二天我坐公交车去上班,看到车窗外的人,这个时候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车里的乘客都觉得我很奇怪。”

    1月14日凌晨,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蒋郴梅终于盼来了丈夫平安的电话。“我很平安!还在营救战友,赶快打电话回老家告诉父母!”还没等蒋郴梅多问,电话就断线了。“只要知道他平安就好。”蒋郴梅眼泪哗哗地流,“听到他的声音,我感觉自己很幸福!”

    海地地震期间,蒋云忐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救灾现场,克服几百次余震的危险,连续奋战了6个昼夜,共营救出8名联海团工作人员,转移21名伤员,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道搜救出了13名遇难者,并与队友开车把英烈的遗体一一接回营地,直至把他们送上回国的专机。

    蒋云忐告诉记者:“大家都叫我‘南粤兵王’,作为一名士兵,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必须义无反顾;但做为丈夫,我感觉亏欠妻子太多,‘南粤兵王’这个称号应该属于我的妻子。”

编辑:方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