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国防要闻>

强军路上的“铁甲先锋”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7-08-15 10:00 星期二

    王锐,是新时期强军思想哺育成长的革命军人,更是强军兴军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基层青年战士典型。

    他从小在心里就埋下了保卫国家的种子。他19岁入伍当兵,入伍8年来,坚持把强军报国作为人生追求,以战士特有的忠诚投身强军实践,立足本职岗位上干出了一流业绩,立起了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标杆。

    近日,记者走进王锐所在的部队驻地,与他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个思想过硬、信念坚定的一名忠诚战士。“当兵就要能打仗,打胜仗,实现强军梦目标的同时,作为战士也会体现自身的价值。”王锐介绍说,“要做强军兴军大潮中的忠诚战士,就要扬起信念之帆。”

王锐带领809车组向岸滩全速冲击。

    投身强军:以战士特有忠诚投身强军实践

    新兵下连时,连队指导员给新兵战士讲的第一节课就是“铭记连队光荣传统,做党的忠诚战士。”

    当兵8年,王锐先后在两个英雄连队服役,一个是在天寒地冻、缺粮少弹的朝鲜战场击退敌人86次疯狂进攻的“鹰峰山英雄连”,一个是在“抗美援朝第一仗”喊响“人在阵地在”的“黄草岭功臣连”。

    每次到荣誉室,王锐都觉得前辈在看着自己,身上有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他面对任务时总是第一个站出来,面对危险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对高难课目总是第一个敢攻坚,写下了一个士兵的血性风采。

    如果说连队英雄前辈的历史熏陶了王锐的军旅生涯,那么,王锐的新兵班长王之铭也是帮助王锐坚定信念的好战士。

    “记得第一次参加演习时,连队12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总是冲锋在前,攻坚克难,那时起自己就觉得,忠诚的战士就要敢于冲锋陷阵。”王锐说,“班长王之铭十年如一日卯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所有这些都感染着自己,激励着自己爱党信党跟党走。”

    在习近平主席发出“强国梦对于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的庄严号令后,王锐积极投身于强军实践中,他把主席的每句话,都当作对自己的教诲;把主席关于强军兴军的每个重要指示,都视为奋力前行的指路明灯。

    “这些年来,王锐前进的每一步,是学习践行强军思想的每一步,是献身强军信念深深扎根的每一步,是踏着强军步伐冲锋在前的每一步。”陆军第74集团军副政委李振领介绍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战士的担当,什么是献身强军的应有姿态。”

    志比天高:强军思想鼓舞着要干就干到最好

    在部队这些年,王锐身边的战友都知道他的个性:永不服输,志比天高。有战友说,王锐干什么事都是要干到最好,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上,只求“争夺第一”。尤其是军事比武,王锐车组扛的红旗最多、拿的奖牌最多,一直是基准车、标兵班。

    还有,他爱809战车胜过爱自己,平时战车不集训时,他会先把战车擦得最干净,车组的战备物资摆得最规整,以便投入新一天的训练。

    “强军思想一直在鼓舞激励着我勇往直前。这几年来,我意识到,一名好战士不能当过客看客,而是要不断锤炼自己,要干就干到最好。”王锐说。

    王锐心存志向,从当兵8年来的点滴行为就能看出。比如他从驾驶员迈向特级驾驶员后,还在不断追求强中更强。

    作为一名装甲车的特级驾驶员,最难的就是夜间道路驾驶。为了练出“猫头鹰”一样的夜视眼力,王锐夜以继日在课室“啃”教材,对着视频悟窍门,钻进模拟训练室练操作,披星戴月举着夜视仪徒步走位练观察。

    王锐经常把日常训练当作是在战场上的情景。比如他挑战训练极限,更换装甲车负重轮,一般特级驾驶员近10分钟完成任务,他能在5分钟内更换完毕。

    强军兴军这5年,是部队建设加速转型的5年,也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最快的5年。王锐驾驶的809战车,先后经历了加装炮射导弹、北斗导航系统换代、车长任务终端升级等3次大的信息化升级改造。每一次加改装,王锐都主动请缨,天天粘着厂家师傅一遍一遍讨教,对着说明书逐条逐项消化。

    2016年,王锐被集团军评为首届“十大钢铁先锋”。王锐常说:天外有天,不苦练不学习就会落伍。“这几年,他多次参加试训攻关、军事比武、跨区演习等大任务,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他都在用汗水浇筑梦想,用血性成就卓越。”连队指导员陈骁文深有感触地说。

 

王锐驾驶战车。

    铁骨柔情:危险面前尽显军旅本色

    “军装穿在身,当有精气神。”在部队的这些年,王锐的“标兵”形象展现了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风采。与此同时,部队里实战化的演练锤炼了他“胆大心细不怕死”的军旅本色。在面对每一次危险时,他都能顶得上去,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2015年8月25日,“联合行动—2015C”实兵演习打响,王锐所在的连队担负右翼主攻,他驾驶的战车第一波突击上陆,距岸滩10米时,发现前方1号通道有2枚未爆弹,只有左侧可勉强通过,稍有不慎就会触弹。“闯过去就是胜利,闯不过就会贻误战机。”王锐冷静观察,精准驾驶,凭着过硬的驾驶技术,他第一个顺利通过,并帮助整个突击队,一举成功抢滩。

    对王锐来说,执行任务时直面危险的次数还不少。这几年,王锐一次次直面危险,先后闯过10余次“生死关”,身上有7处伤疤成为他锐不可当的光荣见证。

    铁骨柔情向来是战士们的生活写照。在战友们心中,王锐不仅仅是一名部队“标兵”,也是新兵老兵争相学习的“榜样”,更是部队发展的有力帮手。连长张景栋说,王锐是一根“马鞭”,时刻警醒自己的同时,也警醒官兵不敢怠慢,处处鞭策大家创先争优。

    连队指导员陈骁文印象中的王锐用“三好”来形容,即好班长、好教练、好帮手。陈骄文介绍说,作为班长,王锐在岗位上十分卖力,他指挥的车组这几年在各项军事比武中成绩都出类拔萃,为连队争光。在教练员上,他培养了11名驾驶一级学员,20多名驾驶二级学员;他经常为连队发展建言献策,成为连队发展的好帮手。

    忠诚战士:当能打胜仗的铁甲先锋

    “强军思想振奋了我的生命!”对于王锐来说,触动最大、影响最深的,是强军思想的引领。在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强国梦对于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的目标后,王锐就立下誓言:要做一名好战士,当能打胜仗的铁甲先锋。

    在王锐看来,当兵期间能参战,是军人最大的荣幸;能为国而胜战,是军人的至高荣耀。

    在战友们心中,王锐人如其名,锐气足、干劲大。连队里一有任务,他就抢着当先锋。

    海上夜间上下登陆舰训练课目难度大、风险高,易发生沉车事故,该训练项目一度是训练中的“禁区”。2015年,这一课目列为实战化训练课目。当时,团里正挑选试训骨干,王锐得知后,就跟部队领导举荐自己,“我来上!”

    白天,他带领车组在观察镜上贴黑纱进行模拟训练,晚上,他乘冲锋舟下海熟悉情况,先近后远、循序渐进组织车组人员涉水训练。他还和车组战友们梳理了18条训练口诀、130项训练数据,总结出“装甲车夜间海上驾驶纠偏法”,为海上夜训探出新路子。

    王锐说,他是个幸运儿,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几年,部队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他见证了改革强军的加速推进,目睹了部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认为,要做一名好战士,要把提高打胜仗本领当作首要责任。

    入伍来,王锐先后干过驾驶员、技师、班长、车长、教练员、多次参加试训攻关、军事比武、跨区演习、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无论在什么岗位、担负什么任务,他都当作“强军梦、我的梦”的事业舞台。王锐说,在军旅生涯中他最感振奋的,是习近平主席在军委改革工作会上开启强军新征程的改革宣言。

    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三个一”学习计划,每天抄一段理论文章,每周读一篇习近平主席讲话、每月写一篇心得体会。几年下来,王锐读了20余本理论书籍,记满12本理论笔记,写下近10万字的心得体会。

    “当兵就要能打仗,打胜仗!”王锐说,“而为了能打胜仗,就要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勤练本领。”

编辑:方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