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国防要闻>

国之重器的成军之路!中国航母实战训练画面曝光

来源:央视网发布时间:2017-01-12 17:36 星期四

 

(视频截图)

  岁末年初,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开赴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编队连续跨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经宫古海峡,穿越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不久前的2016年12月份,航母编队在渤海海域组织实施了实兵实弹演习,检验了航母编队的体系构建、组织指挥和舰机融合水平,这标志着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那么今天,我们将为您首次披露国之重器的成军之路。

  这是航母组成编队以来,首次向国人展示其训练成果。演习共动用辽宁舰等各型舰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发射空对空、空对舰和舰对空等多型、多枚导弹。

(视频截图)

  这次演习先后开展了建立侦察预警体系、空中拦截、对海突击和防空反导等科目演练,其中最精彩的科目就是编队的核心战斗力——舰载机在舰上携带导弹起飞,对预定目标实施了精确打击。

  按照边界和极限性能发射导弹,对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发射过程随时会发生各种不确定的险情,飞行员必须在注意力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边控制好飞机,一边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满足导弹发射的一系列精确条件。

  当时徐英采取的是超低空掠海飞行,从画面看,机翼几乎贴到了浪花,稍有不慎,飞机都可能与涌起的海浪相撞。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徐英驾驶战机从敌方雷达探测范围边界以下的高度,突破对方监控防御体系成功发射。

  专家认为,从四年前我们拥有航母到现在形成作战能力,我国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视频截图)

  演习画面中,能够看到在徐英的头盔上清晰的英文字母:SHOOT THEM.这是他演习前一笔一划亲自写上去的。

  “击中他们”,对徐英和他的战友们来说,这是一份早已立下的军令状。2013年5月10日,舰载航空兵部队横空出世,从空军、海军各部队选拔上来的优秀飞行员,组成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团队。他们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空白区:没有技术,更没有任何经验。当时难度最大的训练,是如何突破着舰技术这个难关。

  舰上降落几秒钟,背后却是成百上千次的训练,飞行员加大油门驾驶舰载机着舰,在尾钩挂住阻拦索的瞬间,时速从几百公里骤减到零,飞行员和飞机都承受到巨大的过载压力。

  着舰时飞机速度很小,接近失控的边缘,操纵难度和风险很高。 “刀尖上的舞蹈”,被用来比喻舰载机飞行员在空间极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着舰的高难度和高风险。世界范围内舰载机的训练代价都非常高昂,美国海军从拥有舰载机到今天已经牺牲了上千名飞行员。飞行员的风险,除了人为操作,装备缺陷和保障方面原因造成的风险,更是很难排除的一些不可抗拒的危险因素。

(视频截图)

编辑:倪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