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任务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立法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保障。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公布施行。这部法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法律的主要内容、原则和重点是什么,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央军委法制局负责人。

法律出台的重大意义

问: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请问应当如何理解这部法律出台的重大意义?

答: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全面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并明确要求健全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制定一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综合性的国家安全法,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应对国家安全各种威胁和风险挑战,保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工作法治化的具体体现;是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国家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和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形成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础。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出台,必将为更加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法律制定过程和内容框架

问:请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制定过程和内容框架。

答:201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组建了由军地十几个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着手国家安全法起草工作。在起草过程中,工作专班认真研究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有关意见建议;分类整理国内外有关立法资料,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主要国家相关法律;书面征求了50多个中央部门的意见,召开多场座谈会,并到十几个地方调研或者召开地方座谈会,广泛听取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草案稿形成后,又分别征求了中央国家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经反复研究沟通、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草案)》。国家安全法(草案)于2014年12月、2015年4月、2015年6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并于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苏晓敏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