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遇到的险情之一。”工兵分队上士赵义感慨道。在此次事件中,他的鼻梁被石块击中,幸无大碍。“我们每次外出执行任务,都要随时应对简易爆炸物威胁和间瞄火器袭击。”他告诉记者。
尽管身处险地,但中国维和官兵毫不畏惧,凭借精湛本领和过硬作风,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并实现自身人员零伤亡,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良好素养。“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样本”……这些赞誉之词,来自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维和友军以及当地民众。
回顾在马里维和的点点滴滴,石天宝最难忘的记忆,留在了沙暴之地昂松戈。昂松戈距离中国维和部队大本营约100公里,恐怖极端势力在那一带颇为活跃。作为工兵分队道桥中队的一名上士,他和战友在那里接力奋战200多天,为尼日尔维和部队建造营区。
烈日炎炎下,气温高达四五十摄氏度,钢材晒得滚热,手套都能烫出印痕来;蚊子如蜻蜓幼虫般大,晚上起床出去上趟厕所,浑身要被叮咬起十几个包……“不过,跟恐怖势力不时的侵袭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石天宝向记者回忆说,火箭弹有时就在不远处落下,震得耳朵嗡嗡响,官兵后来对爆炸声都习惯了。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中国维和工兵创下了一个月架起12套板房的奇迹,硬是在危机四伏的荒漠中筑起了一个现代化的维和营地。
担负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守护任务的中国警卫分队,更是直面各种威胁。“战区司令部南门N8公路一线,发现武装皮卡三辆、人员数十名,携带AK步枪和重机枪,向东驶去。”记者走进警卫分队作战室,值班参谋正通过对讲机向队长车长生报告情况。
类似的报告,车长生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任务期间,第二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经受4次炮火袭击,距离营区最近的一次只有1千米左右,遏制5次直达工事外沿的渗透入侵,抓捕2名闯入警戒区域的可疑人员。联马团司令在视察东战区时说:“还是将司令部安全交给中国警卫最放心。”
第二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交付的“战地答卷”,也格外精彩。近几个月来,联马团维和军人频遭袭击,伤亡惨重。面对任务急、难度大的伤员救治任务,中国军医快速组织、快速实施,8个月内累计行程13200公里,紧急前接后送伤员187人,收治住院伤员110多人,使13名重伤维和军人转危为安,赢得了联马团的高度赞誉。
采访临近结束,步出营区,夕阳下,不远处那座简易足球场上,数十名当地青少年正在尘土飞扬的沙地上肆意奔跑,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和平能早日降临到这片土地上。”目睹此景,第二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副队长闫室先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