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就得当“尖兵”——车不能光会开,还得会修才行。蒋云忐的战友秦晓光记得,最初那3年,这个家伙把津贴都拿去买汽修的书了。不管三九还是三伏,只要不出任务,蒋云忐“不在车库,就在去车库的路上。”等把车库里那些报废车拆拆装装好多遍,他拿到了高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之后,他每年为支队节约车辆维修费超过10万元。在两次执行海地维和任务期间,他为各国防暴队维修车辆达500多辆次,在防暴队中享有“汽车神医”的美誉。
现在,蒋云忐是十三中队的炊事班班长。干一行就得爱一行,他领着战士们把驻地后门的一块乱石地垦成了菜田,带头担来农家肥改善土壤,连回一趟湖南老家探亲,也不忘带回些蔬菜种子和几棵葡萄树种上。
又是3年过去,中队副业地上不光长出了一畦畦的青菜,还养大了鸡鸭鱼鹅,成了全支队闻名的“圣地”。而跟着老班长在菜地里干上几个月,新兵们也就知道了桌上的饭菜原来是这样辛苦得来,不再舍得浪费。
迄今,蒋云忐当班长19年,带兵800余,其中50多人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近20人提干,200多人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岗位能手和标兵。而他自己也在2012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且被公安部边防局授予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第一届“带兵模范”称号,被誉为“特区兵王”。
“当兵这么久,没动过心思换个‘跑道’?”记者问。蒋云忐指着菜地边生长的含羞草说,“当兵得像她们一样,要知足和感恩。”他忘不了,是部队给了他成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