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锏:不能停留于物理域
纵观人类迄今为止的杀手锏装备,几乎千篇一律地停留于物理域,即运用的原理主要是物理原理,研发的装备主要是物理装备,产生的效果主要是物理效果。
物理装备的发展追求三个目标:即远程、快速、精准,能将此三者集成为一体的是导弹。但导弹借助强大的能量,只能说基本解决了远程和快速的问题,而精准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信息化浪潮全球汹涌的重要原因。
机械化战争无疑是物理战争,信息化战争却并非限于物理信息化。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看,由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基础科学领域没有出现重大突破,因此不能指望有新原理的应用。只有在陆海空天电之后,向新的领域即认知域拓展,才可能打造我们独有的杀手锏,而这种杀手锏也很可能与新的技术组合相伴随。
杀手锏之高地:精神控制
从精神上控制敌人化敌为友,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在军事装备创新的竞赛场上,领头者不怕别人尾随,不怕别人仿制,更不怕别人“山寨”,就怕别人另辟蹊径。当前,美军到处炫耀其所谓颠覆性技术和物理装备,推行震慑战略,以吸引别人眼球,而对生物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探索和军事应用却秘而不宣,正说明其奉行的恰恰是孙子所揭示的战争之诡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放眼今日全球科技竞争,包括有些自称是杀手锏的装备研发,实质不过伴随人家创作的旋律起舞,表面上看,各种创新团队如过江之鲫,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其实并没有摆脱追尾巴、照镜子的窠臼。
围绕装备研发问题,认识上的因循守旧和利益上的画地为牢在各国普遍存在。人的认识水平,和自然进化具有一致性。人的自然进化路径是从物理、生理到心理,越进化,越复杂。直到当代,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熟悉不熟悉,自觉不自觉,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我们都不得不走向一个新天地:人脑认知活动带。
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指挥的,也就是说,是取决于认知的。尽管当下很多人都在人云亦云,有口无心地传颂认知域的重要性,可一旦联系到具体实际,却往往只有物理战技术专家的思路,并没有生理学、心理学专家的声音。各种所谓的信息获取技术、战场感知技术,津津乐道的还是物理信息和物理感知,殊不知,这些虽然重要,但对战场士气、精神状态等心理的感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