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戴旭:必须打赢新时代的“心”战争

    应对新战争,需要新技术,更需要新思维。国防的界线早已被突破,战争已经超越军队和军事层面,省略肉体血战阶段,直取对方人心意志。

    加强“心防”,打赢新时代的“心”战争

    在新的网络舆论战场上,目前的形势非常不乐观:外资控制的门户网站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兴风作浪,某种意义上也为我们敲响了网络时代的舆论警钟。

    用纸面媒体、电视、电台对决网络媒体,犹如用大刀弓箭和机枪,对抗飞机坦克。双方的“武器”和作战体系存在着巨大的“代差”。如微博、QQ、微信等大众普遍使用的信息沟通方式都是外资控股的商业社交网站所发明,我们整体上处于被动防御、防不胜防的状态。但技术上的差距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大的挑战,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版图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版图受到的挑战。

    由于网络把世界事实上组织在一起,世界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和政治理念,不同价值观念对某一个国家传统意识形态的冲击,已远远大于对于一个国家领土、领空、领海的直接武力威胁。换言之,政治安全,远比一般性国防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更严峻、更致命。因此,加强“心防”,就成为第一要务。习主席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要建立强大的网军。党、军队和国家文宣部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思维融合、体制融合、任务融合。因为,共同的职责已经在新时代融合得难解难分。

    网络已成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新的上甘岭。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都要思考并行动起来。从国家层面上,要夺回、占领思想文化和舆论阵地,认真、严肃地清理那些“吃共产党饭,砸共产党锅”的人,特别是在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和各类媒体领域。各职能部门,要站在党、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共同研讨应对这种民族性新战争。同时,将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要通俗化、平民化,使曾经鼓舞了几代人的那种信仰重新复活,并根植于人民之中。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甲午一代、抗战一代、建国一代、改革开放的一代,像接力棒一样,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传递到我们的手上。我们责无旁贷,只有竭尽心力,打赢新时代的“心”战争,为先辈们的中国梦守灵,为今天的中国梦护航,为后人的中国梦守望!

来源: 中国军网  编辑: 李俊煌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