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江南千年小镇,为世界拥抱未来凝聚智慧力量;
一场中外高峰论坛,为全球互联互通构建渠道桥梁;
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为国际共享共治开启崭新篇章。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开创性的姿态,于11月19日至21日亮相中国浙江。近百个国家的千余名政要、学者和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在3天会期内,通过8大板块、13个分论坛,围绕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重大问题发动“头脑风暴”,积极应对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变革的互联网挑战。聚焦全球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开放、合作发展的“乌镇论坛”,必将在世界互联网发展史上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1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之际,正在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词,正在浙江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论坛第二天专门同中外互联网大佬座谈,10余个相关部委领导以及中国著名网络和通信企业负责人悉数到会,而且世界互联网大会将永久落户乌镇……重视程度如此之高,唯有博鳌亚洲论坛和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可比。而这三个论坛,都顺应了和平、安全、开放、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
中国是个大块头儿,但这个大块头儿行事从不莽撞,而是有着大智慧、大担当。诚如京东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所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体现出足够的气质和自信。”中国倡导召开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大会,显示出的是中国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的自觉,体现出的是一个互联网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引入互联网20年,中国“弄潮儿在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发展到今天,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4家互联网公司跻身“全球十强”,一连串数字表明,中国不仅为写好互联网时代“下篇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互联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带着这样的自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大会上致辞说:一镇一盛会,一网一世界。大家来到乌镇,可以说实现了3个“C to C”。第一个“C to C”,是Come to China(走入中国),这里是互联网发展的沃土,充满了勃勃生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活力,带来温暖。第二个“C to C”,是Come to Consumer(走进用户),中国有13亿多人口,6亿多网民,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希望大家找到市场、把握商机。第三个“C to C”,是Come to Consensus(走向共识),我们要加强沟通,求同存异,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