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唐永胜
新形势下的中国国防特色
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一个大的发展,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为此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第一要高度关注新的作战领域和作战样式。当前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正成为主要大国军事竞争的新领域,在作战行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太空战和网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战样式。战略筹划必须涵盖这些全新领域,更新战略指导,与新的技术条件和作战条件结合起来。
第二要进一步拓展战略视野。要综合运用战场建设、兵力部署、部队演练、军事外交、军援军售等手段,在各战略方向形成有利的军事态势和外交态势,及时消除潜在安全威胁,更好的预防危机,维护整体战略环境的稳定。
第三,要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要加强对有关战略方向的预研和预判,做实做细各种预案,科学配置力量,突出要点,确保形成决战优势。
当前国防现实与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全力推进国防建设,军事变革取得很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得到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了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国防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是外部安全风险和变数增大。当前国际体系加速演变,我国的快速兴起不可避免的对国际利益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外部与我国的利益摩擦碰撞持续增多。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加速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战略角逐的焦点,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牵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和战略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和调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二是发展问题带来的安全威胁逐渐凸显。能源供应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能源通道、海外市场和海外资产的安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问题。
三是非传统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恐怖主义、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正逐渐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安全威胁。
中国基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性质和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把和平发展作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将努力探索出一条全球化时代大国发展的新型道路,从而打破历史上新兴大国崛起必然冲击国际秩序,甚至引发大规模战争的传统逻辑和认识误区。这是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探索,需要战略思想的创新,需要不断实现自身进步并推进与外部世界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