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陈虎点兵:环太军演中国究竟是不是打酱油

  中国海军已经出发前往参加2014环太平洋大规模国际联合军演,围绕这样一个情况,网友说法不一,其中最集中的一个说法是:这次演习我国既然无法参加核心的军演内容,反而要派这么大兵力去参加,中国海军究竟是去干什么?

  一些网友使用网络化语言来描述这个问题:中国海军是不是去“打酱油”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会用三句话来回答:第一、参演不是打酱油;第二、酱油不打白不打;第三、打好酱油不容易。

  参演不是打酱油

  首先我们讲参演不是打酱油,既然是参演,那我们总要有所得。关于打酱油一说,关键问题就是中国海军参加这次军演好像不会有什么太大收获,所以被称为打酱油。就这个角度来看,参演过程中我们会不会有收获,决定了是不是打酱油的一个核心内容。

  学习说:老师教学生的方式行不通

  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学习说”,也就是参加这样一个军演,我们会通过和各国海军交流、合作、联合的一些演习动作,学到很多东西。

  关于“学习说”,我认为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因为我们没法参加演习中核心的作战科目,所以真正的海军作战核心内容我们学不到太多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又确实能学习到一些东西,尽管核心作战科目我们不参与,但本身在和各国海军一起演习演练的过程中,我们总能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东西。虽然我们参演的大多数是一些非战争军事科目,但这些年来,我国海军面临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越来越多,那么在非战争军事的角度来看,我们确实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是学有所得的。特别是在海上医疗、人道主义救援这一块,实际某种程度上是由中方和美方共同主导的,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方面肯定是有所得的。

  另外,军队之间的相互学习,除了极特殊的情况,一般是处于一种自学状态,除非是出于一种亲密的盟国关系,不然很难形成老师教学生的状态,特别是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环境和海军目前发展状况,真要找一个老师,他愿意教我们又能够学,恐怕很困难。

  所以现阶段中国海军的学习处于一种自学方式,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不要想通过一次演习、一次行动把所有的东西都学到,或者说把我们不会的、不懂的东西都搞懂搞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如何打仗需要学习,同样如何航行也需要学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我们学不到更多的核心作战内容,但从非战争军事行动、从一般正常的航海行动当中,我们依然会有所得,而且在我们逐渐积累学习的过程中,会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李思蓉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