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哲伦海峡内天气变化莫测,图为兰州舰遭遇鹅毛大雪。何得志摄
经过20多个小时复杂海况下的连续航行,由导弹驱逐舰兰州舰、导弹护卫舰柳州舰和综合补给舰鄱阳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出访编队,于当地时间11月8日清晨通过麦哲伦海峡,抵达南太平洋某海域。这是编队第二次穿越麦哲伦海峡。
编队是7日上午从南大西洋进入麦哲伦海峡东口的。11月正值南半球西风带西方盛行的时节,麦哲伦海峡附近的低压一个接着一个。低压中心的海区,风力最大可达12级以上,最大浪高可超过8米,且大风浪区覆盖面非常广,极不利于舰艇航行。
在编队通过海峡前的半个月里,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副参谋长李晓岩时刻关注着附近海区的气象变化,每天都要与各级指挥员、气象人员进行会商,听取多方意见,分析动态,掌握变化,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计划,在大风浪的间隙通过海峡。
“如何能够安全、顺利地通过麦哲伦海峡,气象的提前预知和航行时机、路线的选择非常重要。”李晓岩说:“舰艇装备的完好是前提,船员的正确操作是关键。只有选择在连续气压的间隙,找准时间节点,才能安全、快速通过。”
南海舰队气象工程师晋鹏说:“麦哲伦海峡及出口海域气象多变,变化无常。海峡内历史上甚至曾出现过10几米高的巨浪。这段时间经过连续的预测,编队成功规避了两个低压,并在两个低压经过的间隙里,快速穿过了海峡。”
“这次间隙很短,如果编队提前抵达西口,编队将碰到5米以上的大浪;如果稍晚,则遭遇的风浪会更大,十分危险。”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中心工程师柳乃林补充道:“编队把握住了半天的窗口时间,可以说气象预测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