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通过核潜艇反应堆舱。解放军报记者 乔天富摄
核潜艇,国之重器,深海“巨鲨”。
核潜艇艇长,“龙宫”骄子,“巨鲨”舵手。
自1974年8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以来,一批批核潜艇艇长,驾驭威猛强悍的“巨鲨”,游猎深海大洋,守卫蓝色国土。
杨玺:书写中国核潜艇的大洋传奇
杨玺,海军某潜艇基地核潜艇首任艇长。
上世纪60年代末,海军组建我国首支核潜艇接艇队,从各舰艇部队挑选了36名官兵作为接艇队的首批艇员,杨玺被任命为我国核潜艇的首任艇长。
15岁参军的杨玺,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是一名优秀的常规潜艇指挥员,先后担任过两艘战备艇的艇长。
命令一宣布,杨玺就奉命带领首批36名艇员,立即赶赴我国某深山腹地。此时,这里进行着与正在建造的核潜艇反应堆一样的陆上模拟操作试验。官兵们的任务,是跟着专家和工人学习操纵核动力技术。
核动力,涉及核物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化学、电子学等30多门学科,整个操纵系统有上万台套设备。这对当时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的官兵来说,无异于打一场攻坚战役。
面对着核反应堆,杨玺誓言:“就是拼了命也要攻下这座核技术堡垒!”
然而,第一堂课就给官兵们来了个下马威。教员把深奥的“核裂变”理论知识反复讲了好几遍,官兵们就是听不懂。教员讲得一身汗,官兵们急得一身汗。
当官兵们终于掌握“核裂变”及其蕴涵的能量和原理时,一种神圣的使命,就像打击原子的中子,激活了他们自身的“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