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登上一层楼梯,《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自由”号的作战指挥中心。指挥室并不大,但视野开阔,通过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和两侧的海面情况,房间内各式显示屏和操作台就是这里的全部摆设。迪亚兹介绍说,该舰自动化程度很高,全舰共91人,指挥中心只需要3人操作即可。指挥室前方是一门57毫米MK110型隐形舰炮,最大射程17公里,射速高达每分钟220发。《环球时报》记者感觉到,舰上的美军军官显得比较开放,不仅详细介绍军舰的情况和回答各式提问,也允许记者自由拍照。不过,在面对记者关于“自由”号长途来到新加坡及抵达后的运作情况问题时,迪亚兹还是很小心地表示“一切都运作正常”,闭口不提曾屡屡出现的问题。据报道,“自由”号在此次部署东南亚期间已经出现3次断电事故,电脑系统在接受内部网络安全测试时也发现不少漏洞。迪亚兹表示,他们将在这里部署8个月,之后会有其他美国军舰接任。
据介绍,此次展览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有来自29个国家的194家参展商参加,其中40%是首次加入。《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欧美厂商最为活跃。由于亚太地区岛礁众多、非传统安全凸显,参展商纷纷推销较小的战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大打技术牌和实用牌,在展会期间公布了新一代“多任务战斗舰”,强调这种新概念战舰适用于东南亚海域,它是在濒海战斗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快速、机动为亮点,可在东南亚海域执行海监、情报搜集、领土巡逻和保卫专属经济区等多种任务。相关预测认为,亚太地区未来20年将花费超过2000亿美元购买超过1000艘军舰,多家西方智库将亚太海军装备更新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海军实力的快速扩充。但《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在此次展会中,各大参展商在宣传中着重提及世界经济90%的贸易通过海洋运输,亚洲地区就占其中的50%,维护海洋安全对亚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中国威胁”这类言论基本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