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丁湾,各国海军云集,通过与美国、俄罗斯等国海军的交流,我们官兵的国际化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于杜本印代表的这一“护航心得”,军队人大代表、驻埃及大使馆原武官戴绍安十分赞许。他说,当代军人需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其中交流能力十分重要。通过交流,才能加强对外军的学习研究。
军队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盛斌曾在2009年参加了“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回忆起参加联合军演的情景,盛斌代表说,和俄军一个训练场竞技,一个营区生活,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俄军的实战化训练。在训练场上,俄军指挥员都戴着钢盔、穿着防弹背心,完全把演习当作实战。俄军还非常严谨,制订的协同计划表上标注有大量数字,非常重视战场数据分析。“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在这一点上,俄军让我们受益匪浅。”
杜本印代表对此深有同感,他说,亚丁湾云集了约50艘多国军舰。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与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护航以来,编队每天都能收到外国海军舰机发来的情况通报,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也将自己掌握的可疑船只的情况,与其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与外军的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官兵们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我们走出去,军队发展也需要我们走出去。很多官兵都深深地感到,走出去就是不一样。”
“视野宽才能走得远”
“视野宽才能走得远。”盛斌代表说,作为当代中国军人,首先对国际、国内形势要有科学判断,搞清楚对手是谁。没有战略思维,对全局判断不准,就把握不了战略机遇期。战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睁开眼睛看世界,加强学习,围绕信息化建设做文章、下功夫,才能加快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杜本印代表说,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是未来战争发展的趋势。信息化与机械化的思维方式、发展思路、建设理念迥然不同。每一名军人尤其是指挥员必须具备信息化素养,要知道部队之间、武器装备之间,怎么联、怎么通。高级指挥员还要精通联合作战,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出现与世界强国军队视野的“高低差”。
今天,我国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年增长25%以上。国家安全利益内涵外延的变化,对提高军事能力、拓展军事活动空间提出了诸多现实要求。作为当代中国军人,只有心怀“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使命担当,才能胜任新时期新阶段的责任。
(解放军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