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回答“三个确保”时代课题
(代表亲历)军人身上承载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来京前,十八大代表、武警某师政委丁晓兵还抽空给官兵上了一堂《党员干部一定要有精气神》的党课。
“带头上党课是我们喜迎十八大‘十个让党放心’主题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丁晓兵说,通过深入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广大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坚定。
(事实与数据)思想政治建设是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我军的根本性建设。近年来,从修订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到修订实施《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到抓好“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向着“三个确保”的目标聚焦——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之源。现代化教育传播,平等式交流讨论,心理辅导,法律援助……与技术手段发展相同步,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也在不断加强。
后勤保障:向着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迈进
(代表亲历)军人伙食标准实现由温饱型向营养型的跨越;现代化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和野战医院方舱,使官兵们随时都能在最快时间得到诊治;新一代军服的配发,使中国军队军服保障水平迈入世界前列……谈起后勤保障方面发生的变化,十八大代表、广州军区联勤部政委周为民深有感触地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官兵,为部队战斗力提供了强大保障。”
在周为民看来,军队后勤保障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后勤体制改革——从自成体系到三军联勤、从自我保障到社会化保障,中国军队的后勤体制改革大步前行。
(事实与数据)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部署。随后,中央军委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明确提出了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的目标任务。
研制配发11大类212型装备的第二代新型后勤装备体系,形成由单兵保障到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相互衔接的陆军后勤装备系列;建立野战后勤指挥、野战货场物资可视、机动目标跟踪、野战输油管线指挥控制、远程医疗等5个后勤装备信息化系统……我军后勤装备全面实现更新换代,同时,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第三代后勤装备体系论证预研已全面展开。
同步发展的,还有军队保障社会化。如今,全军有1600多个单位、60多万人饮食保障由社会承担,5200多个营区实行物业管理,1300多个单位的油料供应实行社会化保障,10多万正式职工参加地方医疗保险就医,小远散单位的16万军队人员门急诊由社会医疗机构提供保障,96%的军队被装物资由社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