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兵器天地
小口径鼻祖M16

    越战中曾被讽为“玩具”

    M16全面配发到部队后首次在战斗中登场是在1965年11月越南德浪河谷(IaDrang)的战斗,而且表现得相当好。哈罗德·G·摩尔(HaroldG.Moore)中校(后升为中将)在报告中写道:这次胜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带来的”。(哈罗德·G·摩尔与当时的随军记者约瑟夫·L·盖洛威合写了一本关于德浪河谷战斗的回忆录,书名为《我们曾经是年轻的士兵》,该书在2002年被拍摄成电影《我们曾经是士兵》)。

    但是当M16配发的数量增加时,关于战斗失利的报告也是这样写的。从1966年秋天开始,越南战场上频频传出M16出现故障的消息。在1967年5月,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所写的家信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 ……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么东西杀了我们大部分的人吗?是我们自己的步枪。在我们离开冲绳岛之前,我们全部都配发了这种新式步枪——M16。实际上我们发现几乎每个人死的时候都在维修他的步枪——因为他的步枪出故障了。这不是很可笑吗?”

    当时M16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弹膛污垢严重、卡壳、拉断弹壳、弹匣损坏、枪膛与弹膛锈蚀、缺少擦拭工具,尤其在恶劣条件下,情况更为严重。此时,由凯萨琳·利莱拍摄的这些照片在巴黎《竞赛》杂志上公开,消息传到美国国内,举国一片哗然,批评M16的浪潮此起彼伏,尤其是反对采用小口径的人推波助澜、添油加醋。

    尽管M16最初在越南战场上表现得故障频频,但问题在六个月内就解决了,M16/M16A1在战斗表现中证明了尤金·斯通纳设计了一把优秀的步枪。在越南作战的美军普遍反映M16、M16A1火力猛、重量轻,比M14易于携带。虽然美军在越南战场失利,但M16却从越南战场起步,仅柯尔特公司在这段时间内就生产了350万支M16。

来源: 深圳晚报  编辑: 王周梦昱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