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绒手套暗藏“中国铁拳”
“中国铁拳,藏在天鹅绒手套中”,在《日本时报》看来,虽然中国实力强大,却并不愿意使用。与中国相比,菲律宾和越南的军队微不足道,远非对手,中国若使用其日益现代化的强大武装部队,可轻而易举控制南海有争议地区,但中国并不喜欢使用自己的“硬实力”,而倾向于运用更软性的准军事力量,以及外交和经济手段施压。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认为,中国不使用“硬实力”,是因为找到一条折衷的选择——一系列“次强硬”战略。这种“让海军做好准备,而用多条拥有轻武装的民用船来处理争端”的“不主动挑衅”却极有“压迫力”的做法,让中国在国际与国内“游刃有余”,一方面在国际上并不没有留下主动挑衅的口实,另一方面展现了实力,取得了实利。
《日本时报》认为中国对海洋的控制就像“九龙闹海”,9个隶属不同部门的海洋机构,越来越多地介入有争议海域,“中国渔政和中国海监近几个月在南海和东海争议海域最为高调”。报道称,中国“准军事舰队”日益壮大,其中有些配备了轻型武器,其他都没武器。仅就“充当海军代理部队”的海监来说,到2020年,中国海监船数量将超过520艘,几乎是目前的两倍。“今后中国仍可能倾向使用这类船只,扩大其影响及维护其对南海大约80%海域的主权要求和其他形式的管辖权。”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日发表评论称,从国际法处寻找自己领土主张的法理依据是“可笑”的,领土纠纷多数时候是“双方实力的对比”。国际法是维护现状利益的法律,原则往往偏向于事实占有和实力强的一方。有分析指出,对于“实力弱”的越南和菲律宾来说,拒绝中国“共同开发”建议,率先打破局面,挑起“主权争端”十分不理智。
中国外交学会国际法的副教授龚迎春表示,正是越菲对中国的“不断刺激”,使得中国忍无可忍。先是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再次挑衅,接着是越南在南沙和西沙挑衅。
据越南《首都安宁报》报道,6月19日,越南空军940战斗机联队苏-27战斗机15日第一次由中部空军基地飞往南沙群岛执行巡逻、侦察任务。6月21日,越南国会表决过《越南海洋法》,将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强行“划给”越南所谓“主权和管辖范围内”,从而激起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贾秀东表示,对于菲律宾,中国打出一记“直拳”,派海监船迅速赶赴现场,打击菲律宾嚣张气焰;而对越南,则打出了几记“勾拳”。
香港中评社表示,中国6月21日撤销西沙、南沙、中沙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意味着与越南进行“全方位实力的立体化对峙”的高潮。
接下来的几招,让越菲切实体会到中国“套着天鹅绒的铁拳”的厉害。6月2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将正式在南海海域开放9个海上区块,在这些区域与外国公司进行联合油气勘探开发,美国道琼斯新闻社认为,这是中国针对近期越南不断向南海主权和经济资源开发权“提出要求”而作出的回应。
6月26日,中国海监83船、84船、66船、71船组成的海监维权编队赴南海定期巡航。
海川给《世界报》打了个比方,设立三沙市为南海管理定下了框架,打造永兴岛等岛屿,就像在南海上“铺路”,“路”铺好了,我们的执法船以及军机、军舰在维护南海权益上将会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