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国防要闻>>今日中国
蛟龙号深潜7020米创纪录 深度非终极目标

  >>现状

  国外深潜未超6500米

  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

  >>意义

  可征服全球99.8%海底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释疑

  深度绝非终极目标

  载人潜水器的深度往往是最能吸引公众眼球的地方,但绝不是载人深潜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中国“蛟龙”,绝不是一台一猛子扎到马里亚纳海沟最底部,拍几张照片、几段视频就匆匆返航,拿着深度数据沾沾自喜的海底探险者。它是一台踏实可用的、能为科学家开展深海研究服务的作业型潜水器。

  “实现深海极端环境下海底作业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的真正目的。”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

  “蛟龙”号主驾驶叶聪介绍,“蛟龙”号可以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还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来源: 京华时报  编辑: 汤文芳
首页   上一页   1   2